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表彰2002年度全国烟叶工作先进单位的决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19:57:30  浏览:956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表彰2002年度全国烟叶工作先进单位的决定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烟办〔2003〕338号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表彰2002年度全国烟叶工作先进单位的决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近几年来,产区各级烟草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两个《紧急通知》精神和“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烟叶工作指导方针,突出"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优化结构"的工作重点,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做了大量艰苦工作,烟叶生产得到有效控制,烟叶收购量连续五年控制在国家计划内。优化结构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实现了三年减少不适销等级烟叶1000万担的目标,烟叶质量和可用性逐步提高,烟叶生产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涌现出了一批全国烟叶工作先进单位。
  为了鼓励先进,发扬成绩,促进烟叶生产平稳发展,进一步提高烟叶质量和可用性,国家烟草专卖局决定对2002年度烟叶工作成绩突出的云南省烟草公司等3个先进省级公司和云南省大理州烟草公司等9个先进市(州、地区)烟草公司给予表彰;对2002年度烟叶工作成绩较好的四川省烟草公司等6个先进省级公司和云南省昆明市烟草公司等13个先进市(州、地区)烟草公司给予表扬;对2002年度在优质烟叶生产示范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云南省陆良县烟草公司等10个先进县(市)烟草公司给予表扬。
  希望受到表彰和表扬的各级先进单位,再接再厉,按照国家局的要求和部署,从保持全行业平稳发展的高度出发,继续努力做好今后的烟叶工作,为烟叶生产持续、健康、稳定良性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国家局号召产区各级烟草部门要以先进单位为榜样,认真总结经验,紧紧围绕“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优化结构”的烟叶工作重点,不断提高烟叶质量和可用性,巩固和加强烟叶基础地位,努力保持烟叶生产平稳发展。






二00三年六月十七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共淮安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安市创建市级文明机关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中共淮安市委办公室


中共淮安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安市创建市级文明机关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党组(党委),市各直属单位党委,部省属驻淮单位党组(党委):
《淮安市创建市级文明机关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委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希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淮安市委办公室
2005年10月17日



淮安市创建市级文明机关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创建市级文明机关活动的管理,合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章 条件与标准

第二条 市级文明机关应符合下列条件:
1、领导班子好。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各项工作,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思想解放,求真务实,作风正派,团结协作。
2、党建工作好。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规章健全、计划具体、措施有力、成效明显,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众组织充满生机与活力。
3、完成任务好。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年度工作目标抓落实,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遵纪守法好。深入开展党政纪、法制和道德教育,干部职工法纪观念强、道德素养好。平安创建和安全保卫工作措施落实,无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刑事处理等违纪违法情况和安全责任事故。
5、机关形象好。牢记党的宗旨,心系人民群众,增强服务意识,切实转变作风。强化内部管理,实行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办实事,优质服务效率高。
第三条 市级文明机关还应符合下列标准:
1、连续两年软环境建设民主评议排名前30名。
2、连续两年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工作全面达标。

第三章 管理与考核

第四条 加强对市级文明机关创建活动的规范管理:
1、建档制度。各部门(单位)应及时收集文明机关创建活动的相关资料,并分类立卷归档。收集归档的材料主要包括:单位概况;年度创建规划及活动方案;与创建活动有关的重要文件及工作总结;群众性创建活动材料;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材料;作风建设及各类考核评议情况材料;创建活动成果及年度奖惩情况材料;各类相关制度建立和实施情况材料;市级文明机关申报材料等。
2、年报制度。各部门(单位)应在每年12月底前将本年度创建工作总结、创建活动情况记实簿等报至市级机关文明办查验。
3、督查制度。市级机关文明办对创建活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明查暗访,并及时通报情况。
4、交流制度。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和工作研讨等形式,加强部门(单位)之间的联系,相互学习,形成合力,推动市级文明机关创建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五条 市级文明机关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年对市级文明机关创建活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考核并评选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被评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的,方可参加市级文明机关评选。
第六条 市级文明机关的评选程序:
l、自评。申报部门(单位)按照市级机关文明办评选通知要求进行自查评估。
2、申报。申报部门(单位)向市级机关文明办提交书面申请及相关材料,并填写《市级文明机关申报审批表》。
3、公示。申报部门(单位) 自申报之日起的一个月内,将市级文明机关的条件与标准以及市级机关文明办的地址、联系电话,在门前醒目位置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和评议。
4、考核。市级机关文明办根据考核验收评分细则,对申报部门(单位)的创建情况进行初审,并形成综合考评材料报市级机关文明委审定。
5、命名。对经考核验收合格的申报部门(单位),经市级主要媒体公示后,报请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机关。

第四章 组织领导与表彰奖励

第七条 市级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领导创建市级文明机关活动,市级机关文明办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各部门(单位)党组(党委)要加强对本部门(单位)创建文明机关活动的领导,建立相应的创建工作机构,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切实抓好本部门(单位)文明机关创建工作。
第八条 加强对在创建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的宣传与表彰,并根据省、市有关规定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第五章 附则

第九条 本暂行办法适用于市级机关各部门(单位)及具有行政职能的部分事业单位。部省属驻淮单位或分支机构参照执行。
第十条 本暂行办法由市级机关文明办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暂行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国务院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第三款的通知(附英文)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第三款的通知(附英文)

1987年12月21日,国务院

通知
国务院于1983年9月20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因汇率的差异而发生的汇兑损益,应以实现数为准,作为本年损益列帐。记帐汇率变动,有关外币各帐户的帐面余额,均不作调整。”现修改为:“因汇率的差异而发生的折合记帐本位币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列帐。记帐汇率变动,有关外币各帐户的帐面余额,于年终结帐时,应当按照中国有关法律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本修订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CIRCULAR OF THE STATE COUNCIL CONCERNING THE REVISION OF THE THIRDPARAGRAPH OF ARTICLE 86 IN REGULA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 OF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CHINESE-FOREIGN EQUITY JOINT VENTURES

Important Notice: (注意事项)
英文本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法制局编译, 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涉外法规汇编》(1991年7月版).
当发生歧意时, 应以法律法规颁布单位发布的中文原文为准.
This English document is coming from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OVERNING FOREIGN-RELATED MATTERS" (1991.7)
which is compiled by the Brueau of Legislative Affairs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is published by the China
Legal System Publishing House.
In case of discrepancy, the original version in Chinese shall prevail.

Whole Document (法规全文)
CIRCULAR OF THE STATE COUNCIL CONCERNING THE REVISION OF THE THIRD
PARAGRAPH OF ARTICLE 86 IN REGULA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CHINESE-FOREIGN EQUITY JOINT VENTURES
(December 21, 1987)
The Third Paragraph of Article 86 in "Regula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Chinese-Foreign Equity Joint
Ventures", promulga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on September 20, 1983,
provides: "Losses or gains in remittances resulting from differences in
exchange rates shall be recorded as current gains or losses for the year
in which they occur. No adjustments shall be made to a balance in a
foreign currency account as the result of a recorded fluctuation in the
exchange rate for such a currency." This paragraph has been revised and
now it reads: "The differences, converted into the standard accounting
currency and resulting from the fluctuations in foreign exchange rates,
shall be recorded as current gains or losses in remittances for the year
in which they occur. The surplus appearing in foreign currency accounts as
the result of a recorded fluctuation in the exchange rates shall be
handled, while settling accounts at the end of the year, by accounta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pertinent Chinese laws and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system."
The said Circular shall go into effect as of the date of promul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