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组织通则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6:43:28  浏览:991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组织通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组织通则

1988年6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第38条的规定,经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
委员会第一、二次会议决定,设置14个专门委员会:
  提案委员会
  学习委员会
  文史资料委员会
  经济委员会
  教育文化委员会
  科学技术委员会
  医卫体委员会
  法制委员会
  民族委员会
  宗教委员会
  妇女青年委员会
  华侨委员会
  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
  外事委员会
  第二条 专门委员会是在常务委员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组织委员进行经常
性活动的工作机构。
  第三条 专门委员会应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切实履行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
  第四条 专门委员会应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工作总则的要求,以及全国委员
会全体会议和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分别组织实施,并就国家政治、经济、文化
教育、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以及统一战线内部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 组 织
  第五条 专门委员会的设置和变动,由常务委员会决定。
  第六条 专门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均由常务委员会决定。
  第七条 根据需要可举行各专门委员会主任联席会议,讨论研究各委员会有关的重要问
题。
  第八条 专门委员会根据需要,可分设小组进行活动。
第三章 工作制度
  第九条 专门委员会的各种活动应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进行充分协商。
对调查研究中的各种不同意见,不强求一致;对专门委员会的会务工作需作决定的,按照民
主集中制原则办理。
  第十条 以专门委员会名义形成的书面材料,须经委员会集体讨论,并由委员会主任或
主任委托的副主任审定;重大问题,提请常务委员会或主席会议审议。
  第十一条 专门委员会应根据每年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和常务委员会的决议精神,制订
年度工作计划。每年度应作工作总结,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向常务委员会或全国委员会全
体会议报告。
  第十二条 专门委员会应与中共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的有关部
门建立经常的工作联系。
  第十三条 专门委员会应向未参加专门委员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征求意见,根据本人意愿
同一个专门委员会建立联系,并采取适当方式发挥他们的作用。
  第十四条 专门委员会不定期举行会议。会议须作记录,并印发会议纪要。
  第四章 办事机构
  第十五条 专门委员会根据精简原则单独或联合设立精干的办事机构,负责专门委员会
的秘书工作。
  第十六条 专门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是政协全国委员会机关的组成部分,在行政上受
秘书长领导。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通则经常务委员会通过后实行。
  第十八条 各专门委员会参照本通则
制定各自的工作简则。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民政部关于印发革命工作人员牺牲、病故证明书(式样)的通知

民政部


民政部关于印发革命工作人员牺牲、病故证明书(式样)的通知
民政部


内务部一九六六年四月二十五日印发的《革命工作人员死亡证明书》(式样),已不完全适用。现将重新印制的《革命工作人员因公牺牲证明书》(式样)和《革命工作人员病故证明书》(式样)发给你们,并作如下说明:
一、证明书的填发范围是:(1)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 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人员;(2)由国家财政补助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编制内无军籍正式职工的牺牲、病故证明书,由总政治部另行制发。)
二、《革命工作人员因公牺牲证明书》,适用于上述单位因公牺牲不称烈士的工作人员。《革命工作人员病故证明书》,适用于上述单位病故或非因公死亡( 严重违法乱纪致死的除外)的工作人员。
三、证明书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统一印制,印制时第三联可酌加花边。中央机关需用的证明书,请北京市民政局发给。
四、证明书由死者所在县级以上单位填写,发至家属居住地的县(市)人民政府转给死者的家属,并按规定发给家属一次抚恤金。
五、因公牺牲不称烈士的工作人员和病故的工作人员,他们家属的一次抚恤金分别按照财政部、民政部一九七九年一月八日《关于调整军人、机关工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牺牲、病故抚恤金标准的通知》规定的牺牲、病故抚恤金标准发给。
六、证明书和一次抚恤金发给家属的顺序,参照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革命烈士褒扬条例》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的规定办理,即:
(一)有父母无配偶的,发给父母;
(二)有配偶无父母的,发给配偶;
(三)既有父母又有配偶的,发给谁,由其父母、配偶自行商定。商定不通的,由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按下列规定发给:(1)证明书,发给父母;(2)一次抚恤金,半数发给父母,半数发给配偶。
(四)没有父母、配偶的,按下列顺序发给其他亲属:(1)子女;(2)共同生活未满十六岁的弟妹;(3)抚养工作人员长大的其他亲属。无上述亲属的, 不发。
七、因公牺牲不称烈士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家属不按烈士家属对待。其家属生活有困难的。仍按现行规定由所在单位予以补助。



1981年6月22日

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政府领导工作补位制度》的通知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聊政办发〔2008〕5号

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政府领导工作补位制度》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市政府领导工作补位制度》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八年二月十三日

市政府领导工作补位制度

  为保证市政府领导出市(出访)、休假期间分管的有关工作正常运转,根据《聊城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和市政府领导的分工情况,特制定市政府领导补位制度。
  一、市政府领导工作补位,是指市政府领导出市(出访)、休假期间,由相对固定的其他领导代为处理分管的有关工作。
  二、代为处理分管的有关工作主要是临时性或紧急性的工作,包括出席有关会议和活动,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签署以市政府名义下发的紧急公文等。
  三、在以下情况下进行工作补位:1.市政府领导出国考察期间;2.市政府领导在市外学习、考察1周以上;3.市政府领导休假期间等。
  四、林峰海市长出市(出访)、休假期间,由刘加顺副市长主持市政府的全面工作,并代为处理林峰海市长分管的工作;刘加顺副市长出市(出访)、休假期间,由侯军副市长进行工作补位;根据分管工作性质尽量接近的原则,刘加顺与侯军、刘继恩与白志坚、刘冠凤与秦传滨、蔡同民与赵庆忠结为互相补位的对子,一位副市长出市(出访)、休假期间,由结为对子的另一位副市长进行工作补位。为市长服务的同志,也进行相应的工作补位。
  五、互相补位的市政府领导应加强交流和协调。出市(出访)、休假前后及时进行沟通和衔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六、市政府领导出市(出访)、休假期间,市政府办公室及分管部门及时、主动地向工作补位的市政府领导请示汇报有关工作,确保有关工作的正常开展。
  七、互相补位的市政府领导一般不同时出市(出访)、休假,特殊情况时,由市长安排其他领导同志进行工作补位。
  八、市政府领导分工发生变化时,根据市长意见,及时对工作补位安排进行调整。